监督故事|黑臭水塘焕新颜
来源:赤壁市纪委监委 时间:2025-03-27 04-18
早春时节,万物复苏,在赤壁市车埠镇芙蓉村老屋潘家,一方清澈的池塘映入眼帘,岸边绿草如茵,空气清新,呈现一片盎然生机。 “过去这个塘水质浑浊,臭气熏天,现在变得干净整洁,我们也舒心了……”周边村民对此赞不绝口。 昔日的众人避之不及的“臭水塘”变成今日的“舒心塘”,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护航。 今年元月,车埠镇纪委到芙蓉村开展一线走访,在九组的老屋潘家,纪委干部发现村前一口水塘里面的水又黑又臭,水面垃圾漂浮,还散发出阵阵异味。 为了摸清实情,镇纪委干部来到附近村民家了解情况。 “塘里遍布淤泥垃圾,还散发臭味,我们都绕着走。”“水塘蓄不住水,我们下游的农田也没有足够的水量来灌溉。”…… 面对镇纪委干部的询问,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。 原来,老屋潘家当家塘分为上下两口,因年久失修导致蓄水保水能力减弱,而且水体发黑发臭。该村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时,根据地形分布和整体规划,只将下塘部分纳入改造范围,对此群众意见很大,要求将上塘部分也纳入项目改造范围。 群众的呼声就是监督的重点。了解情况后,镇纪委迅速向党委报告这一问题,镇党委高度重视,将其纳入“为民办实事”工作重点,积极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,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,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会商研究,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勘查。在多方努力推动下,两口水塘均被纳入项目改造范围。 很快,施工方组织人员对“臭水塘”进行了全面清淤疏浚,彻底清理垃圾杂物,修整岸边护坡。在此期间,镇纪委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察信息员“探头”作用,及时跟进工程进展,实行“贴身式”监督,确保工程质效。 如今,水塘得到全面清淤整治,有效提升了水体环境,增强了蓄水保水能力,堵塞的沟渠重新畅通排水,下游农田里养殖的小龙虾活蹦乱跳。“黑臭水塘”一去不复返,村民们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。 |
Copyright @ 2014-2016 鄂ICP备16019637号 |
版权所有:中共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赤壁市监察委员会 |
电话:0715-5355010 邮编:437300 |
技术支持:咸宁新闻网 你是今日第位访问者 |